新華社昆明10月20日電(記者趙珮然、欒若卉、郭晨)34歲的獨龍族小伙白忠平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當上客棧老板,拍攝短視頻、直播帶貨——過去一到大雪封山就成為“孤島”的獨龍江鄉,如今已實現5G網絡行政村全覆蓋,這里的美景、美食和民族風情透過白忠平的鏡頭和網絡,翻越崇山峻嶺,吸引不少網友關注。
這是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孔當村一景(無人機照片,2020年10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獨龍江鄉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是直過民族獨龍族的主要聚居地。交通閉塞、信息阻隔長時間制約著獨龍江鄉發展,直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獨龍江鄉仍沒有一寸公路,當地群眾過著“過江靠溜索,出門走天路”的艱辛生活。
那時,獨龍江鄉的日子很“慢”?!昂貌蝗菀卓忌弦粋€大學生,學校都開學快兩個月了,錄取通知書才寄到鄉里?!崩峡h長高德榮說,獨龍江鄉過去僅有一條土路通往外界,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初大雪封山期間,鄉里不知道山外,山外不清楚鄉里,甚至有在外的人第二年才獲知家人辭世的消息。
1999年,全長96.2公里的獨龍江公路全線貫通,獨龍江鄉人背馬馱成為過去式;2014年,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貫通,獨龍族告別大雪封山半年被束縛的歷史;2022年,獨龍江鄉“孤網”接入主網,解決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問題,所有行政村實現5G網絡全覆蓋;2023年,獨龍江鄉有了新能源充電樁……
“老三通”通水、通電、通路實現的基礎上,獨龍江鄉“新三通”通車、通網、通路燈也實現了全覆蓋。這里新老“三通”的變遷是中國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縮影,它讓廣袤的中國農村與世界相連,更好更快地邁向鄉村振興。
一輛新能源車在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的充電樁充電(5月19日攝)。新華社發(張建升 攝)
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響腸鎮,桑樹根、茶樹枝、茭白桿、葡萄藤……整齊碼放在安徽紅方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廠房內。經過幾道工序,這些中國深山里的農林品搖身變為手工藝品,不到一個月便可出現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貨架上。
“2017年剛搬到這里時,路面窄,集裝箱卡車根本進不來廠?!惫矩撠熑朔郊t指著臨近廠區的一條瀝青路說,政府把拓寬的硬化路直接修到廠區,極大改變了交通狀況,“現在不管多大車都可以直接開進到廠區,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span>
數字化也讓方紅足不出戶就可連接海內外市場?!霸缟蟿偨拥揭还P來自德國的訂單,共有7款2100多套木質屏風和花架,估計得排到12月生產了?!狈郊t劃拉著手機說,如今,線上云展會、云直播、跨境電商等數字化平臺讓自己在山區里就能便捷地與國外客商溝通。
據統計,中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從2011年底的356.4萬公里增加到2021年底的446.6萬公里,10年凈增90多萬公里,1040個鄉鎮、10.5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難題得到解決。中國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寬帶”,農村地區用網成本大幅降低,5G網絡農村覆蓋越來越廣。
“農村基礎設施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敝袊r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名譽所長朱啟臻說,硬件建設方面要在村覆蓋、戶延伸上下功夫,全面改善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條件,支持5G、物聯網等新基建向農村覆蓋延伸,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10月13日,在安徽紅方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廠房內,一名工人在使用茶樹枝原料加工擺件產品。新華社記者 欒若卉 攝
位于天津市薊州北部深山區的東水廠村,原來家家戶戶都有個蓄水池?!岸炖?,自來水管總被凍上,每年都要在秋末存好過冬用的水?!狈掂l創業開民宿的劉小敬說,沒有自來水,只能用旱廁,農家院條件不好、衛生差,客人就不愿來。
2018年,東水廠村重新鋪設自來水管,為防止凍管,都深埋在地下1米以下,3千多米的污水管網同時鋪設,150噸的污水處理廠也建了起來。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廁所大變樣,隨著人居環境不斷變好,劉小敬的民宿生意越來越好。
水源凈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人居環境美化、網絡便利化……越來越多中國農村村民和城市居民一樣,通過手機看新聞,和遠方的家人視頻連線,電商直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智慧旅游等“互聯網+”技術在中國農村落地生根。
當前,中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進入關鍵階段,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獨龍秘境醉人的自然山水、獨特的文化,如今走出大山,吸引了眾多游客。在前往大山深處的獨龍江鄉孔當村路上,一幅旅游宣傳廣告牌上寫著“拍一張美麗的風光照,傳給世界”。(參與采寫記者:張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