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大理日報 供圖)
21日上午,大理市2023年洱海生態調控啟動暨開海儀式在大理市挖色鎮舉行?;顒又荚谝龑鐣⑴c洱海保護,通過不斷優化洱海魚類種群結構和規模,進一步推動洱海水質、水環境、水生態“三位一體”同步改善。
工作人員開展生態調控工作(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楊亦麟 攝)
據大理市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大理市堅持洱海保護治理和流域轉型發展“兩手抓”,洱海水生態、水環境持續向好。同時,大理市積極探尋洱海精準治理路徑,將洱海魚類生態調控作為一項重要措施,控制外來魚類過快增殖,促進水生植物恢復,進一步優化洱海魚類群落結構,提升洱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洱海生態環境質量。
工作人員開展生態調控工作(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楊亦麟 攝)
當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有關專家宣讀生態調控專家意見并接受《生態調控技術指導聘書》。隨后,相關工作人員在專家技術指導下開展了生態調控工作。
工作人員開展生態調控工作(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楊亦麟 攝)
據了解,2023年洱海魚類生態調控將分階段、有重點實施。第一階段時間為8月21日至9月20日,主要調控對象為銀魚、西太公魚和?等三種外來小型魚類,目的是控制小型外來魚類生長,增加浮游動物生存空間;第二階段時間為10月21日至11月20日,主要調控對象為控藻能力減弱的4公斤以上的鰱鳙,以及底層擾動性較強的4公斤以上的鯉和0.4公斤以上的鯽;第三階段時間為12月1日至12月20日,主要調控對象為西太公魚和?等外來小型魚類,目的是對即將進入繁殖期的西太公魚、?進行調控,減少其種群數量,增加浮游動物生存空間。(完)(康靜 楊亦麟)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